卵巢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rdquo不合格 [复制链接]

1#
中国好声音:中肿*欣、蓝春燕教授团队PD-1单抗+阿帕替尼治疗难治宫颈癌研究成果入选大会口头报告

我们激动地看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欣教授领衔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宫颈癌的Ⅱ期临床试验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本届大会口头报告。拥有50余年历史的SGO年会,因其精准聚焦妇科肿瘤,内容全面且深入,兼顾基础及临床学术前沿,一直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妇科肿瘤学术年会,此次*欣教授团队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向世界再次证明了中国妇科肿瘤领域的科研实力。

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4位。中国是宫颈癌高发区,每年大约有10万的新发病例,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趋年轻化。虽然宫颈癌的总体治愈率相对比较高,但仍有许多晚期复发患者的治疗效果差,特别是经多线治疗疾病复发进展以及全身多发转移患者,传统治疗模式已无法突破。尽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PD-L1阳性(CPS≥1)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但单药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临床亟需找寻突破口。

过往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VEGFR)信号通路的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可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改善免疫效应细胞的浸润,从而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而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已在肺癌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此,*欣、蓝春燕团队启动了这项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阿帕替尼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复发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该研究主要入组标准包括:组织学证实为转移性、复发性或持续性宫颈癌患者,年龄18~70岁,ECOG评分0~1,至少接受了一线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根据RECISTv1.1至少有一处可评估病灶。患者接受每2周一次mg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每日一次mg阿帕替尼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性不可耐受或患者撤销知情同意。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研究共入组45例患者,42例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后进行了至少一次的肿瘤评估,ORR为59.5%(25/42),完全缓解(CR)率为4.8%(2/42),部分缓解(PR)率为54.8%(23/42),疾病稳定(SD)率为28.6%(12/42),疾病控制率为88.1%(95%CI:78.3%~97.9%),73.3%的患者(33/42)病变缩小(图1)。中位缓解出现时间为1.9个月(1.8~3.8个月),中位缓解时间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6个月(5.8个月~未达到;图2)。

安全性方面,治疗相关不良反应(AE)多为1~2级,以阿帕替尼相关*性发生为主,常见的包括高血压、蛋白尿。免疫治疗相关AE也以1~2级为主,其中,最常见为甲状腺功能减低(22.2%)。未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探索性研究发现,PD-L1阳性患者的中位PFS较PD-L1阴性患者明显延长(9.6个月对比5.3个月P=0.;图3),治疗缓解率为69%对50%。在10例PD-L1阴性患者中,亦有50%的患者治疗有效。目前研究仍在进行中。

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证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是治疗复发难治宫颈癌的有效、安全、chemo-free的方案,临床结果令人鼓舞。

此次,*欣、蓝春燕团队在SGO这一国际舞台再次展示了中国学者基于中国患者、中国原研药物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再次证明了中国肿瘤领域药物研发、临床研究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为国际妇瘤界带来了极具临床指导意义的临床研究成果,为晚期复发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欣教授医院肿瘤妇科,主任医师

从事妇科肿瘤的医教研工作30余年。擅长各种妇科肿瘤的诊治工作,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包括各种疑难复杂病例的手术治疗以及肿瘤复发后的大型手术擅长手术,化疗和免疫靶向综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深入开展复发卵巢癌和宫颈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国内外率先提出并证明化疗加靶向“全口服”方案治疗铂耐药卵巢癌临床价值;率先采用“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复发宫颈癌获得成功主持VP-16联合Apatinib治疗复发难治铂耐药卵巢癌全国多中心前瞻III期临床研究!主持多个多中心免疫靶向、免疫化疗联合手段治疗复发难治宫颈癌和卵巢癌的临床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LancetOncology,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GynecologicOncology,等国际知名SCI杂志发表论文10多篇,累计影响因子90

姓名:*华

专科:肿瘤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业务擅长:从事内科临床诊疗10余年,擅长恶性肿瘤的全程化管理(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医院进修。医院进修。长期和上海、医院保持肿瘤相关业务合作,可以安排国内一线肿瘤专家进行会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余篇。

门诊时间:周一至五上午,周二下午。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