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断探索丨泛癌种BRCA1和BRCA2基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 http://m.39.net/pf/a_4484871.html

研究背景

BRCA1/2功能丧失导致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对于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和其他DNA损伤剂敏感。在与胚系BRCA1/2变异相关的癌症(BRCA1/2相关癌症: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中,BRCA1/2变异导致HRD,并且是PARP抑制剂使用的生物标志物。在其他(非BRCA1/2相关的)癌症类型中,BRCA1/2改变与HRD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研究方法

通过基于混合捕获的综合基因组分析,总共对,个肿瘤样本进行测序。体系、胚系和全基因组杂合性缺失(gLOH)通过计算确定。BRCA1/2变异分为体系/胚系和双等位基因/单等位基因突变。全基因组杂合性缺失(gLOH)为评估HRD的标志物。

研究结果

在研究的泛癌种中,BRCA1/2突变发生率为4.7%(BRCA1,2.1%;BRCA2,2.7%)。在BRCA1/2相关癌症中最常发现BRCA1/2突变(BRCA1/2相关组,9.9%;卵巢癌,15.2%;前列腺癌,10.7%;乳腺癌,8.8%;胰腺癌,5.2%)。BRCA1和BRCA2突变分别在卵巢癌(10.5%)和前列腺癌(9.6%)中最常见。非BRCA1/2相关癌症中,观察到BRCA1/2总体突变发生率为3.0%,并且在评估的每个个体癌症类型中的发生率1%。

47.8%BRCA1/2突变(BRCA1,51.6%;BRCA2,45.3%)为胚系突变。BRCA1/2相关癌症中BRCA1/2胚系突变(gBRCA1/2)发生率为57.4%(BRCA1,58.1%;BRCA2,56.8%),而在非BRCA1/2相关癌症中为37.2%。BRCA1/2体系突变(sBRCA1/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黑色素瘤中很常见,分别占BRCA1/2的90.7%和75.8%。

在所有BRCA1/2突变中,双等位基因突变发生率为68.7%,在BRCA1/2相关癌症中发生率更高为89.9%,而在非BRCA1/2相关癌症中较低为43.6%。BRCA1与BRCA2双等位基因突变发生率也存在组织差异性,前列腺癌、NSCLC、SCLC、脑胶质瘤等癌种中BRCA2双等位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而子宫内膜癌、食道鳞状细胞癌、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瘤等癌种中BRCA1双等位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

为了确定不同癌症类型中BRCA1/2功能丧失的频率,该研究评估了双等位基因BRCA1/2突变的病例占所有病例的百分比。结果发现3.2%病例携带双等位基因BRCA1/2突变(BRCA1/2相关癌症为8.9%;非BRCA1/2相关癌症为1.3%),并且在至少13种癌症类型中,观察到突变发生率1%。

在gBRCA1/2和sBRCA1/2突变中双等位基因突变占比分别为75.4%和48.5%。在BRCA1/2相关癌症中,90.8%gBRCA1/2和81.2%sBRCA1/2突变为双等位基因突变,而在非BRCA1/2相关癌症中,gBRCA1/2和sBRCA1/2双等位基因突变发生率相对较低,分别为46.4%、25.4%。

在所有研究的癌症类型中,BRCA1/2双等位基因突变与单等位基因突变或野生型BRCA1/2相比有更高的gLOH相关性;当单独评估时,BRCA1和BRCA2均观察到双等位基因而非单等位基因改变与gLOH高显著相关。

双等位基因BRCA1/2突变与gLOH高度相关而不论是胚系突变还是体系突变状态。

研究结论

双等位基因BRCA1/2改变与多种癌症类型中的gLOH升高有关,包括那些传统上与BRCA1/2癌症综合征无关的癌症。

PARP抑制剂的生物标志物开发应整合区分双等位基因和单等位基因BRCA1/2状态的方法,并且应在癌症类型中广泛评估双等位基因BRCA1/2突变,作为潜在HRD和PARP抑制剂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

桐树基因

SuperHRD

01

智能顶级算法-HRDscore精准计算

由生信及遗传领域顶尖博士后专家领衔专业团队研发

智能精选5.4万中国人群杂合率最高SNP位点

实现全基因组均匀覆盖,智能精算HRDscore

02

HRR+HRDscore双重维度评估-造福20万HRD肿瘤患者

LOH+TAI+LST三指标联合精算HRDscore,优于单个指标,检出率提高19%-61%

HRR基础上增加HRDscore,双重维度检测可提升5%-25%阳性检出率

造福20万HRD肿瘤患者

03

结合3D科研模型辅助实现转化性研究,促进科研高效产出

深耕肿瘤精准医疗,紧跟国际研究前沿,资源重磅投入

搭建了以肿瘤进化论与肿瘤基因组学标本库为基础的转化性研究中心

从课题设计、研究执行(基因检测)、数据整理及挖掘、文章撰写、投稿修改,提供一站式转化性研究服务

END

桐树基因成立于年11月,是一家同时具备LDT+IVD双重能力的分子诊断企业。

桐树基因专注于肿瘤分子诊断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依托“多平台布局”的策略,先后开发了肿瘤微卫星不稳定MSI、ctDNA等多款重磅IVD诊断试剂盒。以NGS微量建库技术为核心壁垒的基因检测服务、以肿瘤基因组学标本库为基础的大数据转化研究中心构筑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并致力于成为千亿级的精准医学肿瘤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