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题目:IntegratedProteomicandGlycoproteomicCharacterizationofHumanHigh-GradeSerousOvarianCarcinoma(人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蛋白质组学和糖基化修饰组学特征)发表时间:00年10月0日期刊:CellReports影响因子:8.作者及单位: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张会教授团队主要结论:首次揭示了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卵巢癌(OvarianCancer)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恶性程度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榜首,故而被形象地称为“妇癌之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gradeserousovariancarcinomas,HGSC)是卵巢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四分之三,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出现转移。超过70%的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已经是晚期,是卵巢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从分子水平准确诊断出这群预后较差的HGSC患者,并提供有效的靶向治疗,是当今世界卵巢癌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后基因组时代,利用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质修饰组学技术,全面分析包括卵巢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组织、肿瘤细胞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蛋白质修饰状态的动态变化,不仅帮助科学家寻找到了多种用于肿瘤早期筛查的特异肿瘤标志物,而且还为研究肿瘤耐药相关蛋白及机制、揭示肿瘤新型治疗靶点带来了崭新的思路。比如,年Cell首次发表了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KarinD.Rodland教授等人有关例卵巢癌蛋白基因组学与磷酸化修饰组学研究,系统描述了卵巢癌在蛋白或磷酸化修饰水平的分型规律[1];随后在年,Cell报道了马克思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MarionCurtis教授等人对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肿瘤样本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了卵巢癌独立预后因子——癌-睾丸抗原CT45[];年,还是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来自芝加哥大学的ErnstLengyel教授等人在Nature报道了调控卵巢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过程的关键蛋白N-甲基转移酶NNMT[3]。尽管卵巢癌研究领域近些年取得了诸多重磅级成果,却未阻止科学家们继续探索其他蛋白质修饰与卵巢癌之间的潜在联系。蛋白质糖基化修饰(glycosylation)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类型(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PTM),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迁移过程中都已被证明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糖肽键的不同,糖基化修饰可分为:N-链接糖基化、O-链接糖基化、C-链接糖基化、以及磷脂酰肌醇锚定糖基化四大类型,其中功能研究最多的是N-链接糖基化。00年10月0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张会教授团队,在Cell子刊CellReports上发表题为“IntegratedProteomicandGlycoproteomicCharacterizationofHumanHigh-GradeSerousOvarianCarcinoma”的研究论文[4],利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和N-链接糖基化蛋白质组学(glycoproteomic)技术(质谱策略),系统地分析了83例HGSC患者肿瘤组织及3例健康输卵管组织标本(样本策略)。研究人员发现,与正常组相比,HGSC肿瘤中糖基化蛋白质的种类、糖基化修饰位点的数量以及糖基化位点特异糖链的类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首次揭示了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在HGS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未来开发针对糖基化修饰的HGSC早期诊断试剂及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
文献精读
研究人员通过整合运用标记法(tandemmasstags,TMTs)蛋白质组定量分析、固相提取糖基位点肽(solidphaseextractionofglycosite-containingpeptides,SPEG)及完整糖肽(intactglycopeptides,IGP)分析(图1A),共在HGSC和健康组输卵管标本中鉴定到8,种蛋白质,其中5,种蛋白质同时存在于HGSC及健康标本中(图1B)。而在全部8,种蛋白质中,研究人员鉴定到了1,个含有N糖基化位点的糖肽以及3,0个IGPs;而在5,种蛋白质中,则共检测到个含有N糖基化位点的糖肽以及个IGPs(图1B)。图1蛋白质定量及糖基化修饰组学研究HGSC及健康输卵管组织研究人员将所有IGPs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