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Pi维持治疗延长患者生存
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一直是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大部分患者术后需要辅以紫杉类联合铂类方案的化疗,80%晚期患者在一线治疗中有效,但有超过70%的患者在治疗后2-3年内会复发,无铂化疗的间期不断缩短,甚至发展为铂类耐药。面对这一挑战,维持治疗被认为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在ESMO年会上,奥拉帕利单药维持治疗的SOLO-1研究公布了5年PFS随访数据。对于存在BRCA1/2突变的卵巢癌患者,奥拉帕利治疗组的中位PFS为56.0个月,患者的5年PFS率达到48%。据统计,在所有卵巢癌人群中,存在BRCA突变的患者约占20~25%左右,奥拉帕利维持治疗让这部分患者长期无复发生存成为了现实。适用全人群的PARPi优势显著
尼拉帕利的表现也不遑多让。年,NOVA研究惊艳亮相ESMO,基于这项研究的证据,尼拉帕利成为全球第一个获批用于所有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维持治疗的PARPi。年,ESMO上公布尼拉帕利用于新诊断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PRIMA研究,其结果相较奥拉帕利再进一步,使用尼拉帕利作为一线维持治疗的方案,无论患者生物标志物状态如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改善。这一结果引起业界高度瞩目。
今年的ESMO上,NORA研究以完整口头报告的形式C位亮相。该研究是一项由中国妇科肿瘤专家独立设计并完成,以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NORA研究的结果表明,尼拉帕利个体化起始剂量在铂敏感复发患者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实mg起始剂量更加适合中国卵巢癌患者,并且继NOVA之后在卵巢癌PSR患者中再次印证了尼拉帕利全人群获益。
此外,研究者进一步披露了PRIMA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即老年晚期卵巢癌患者尼拉帕利单药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尼拉帕利对比安慰剂在<65岁和≥65岁患者中的疗效获益相当。安全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任意级别和≥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也相当。此外,不同年龄分组患者的患者报告结果数据也相似。
这一分析显示,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尼拉帕利的疗效、安全性和生活质量数据相似。采用个性化的起始剂量可以改善老年患者≥3级血小板减低的发生率。
SOLO-1研究表明,在有BRCA突变的新诊断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奥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产生了显著的临床益处。PAOLA-1研究探索了在不考虑BRCA突变状态的情况下,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年披露的结果显示,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组对比单药贝伐珠单抗组可显著改善患者PFS,其中HRD阳性患者获益显著,中位PFS达到37.2个月,较贝伐珠单抗单药组延长近20个月。
在PAOLA-1研究中,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组和贝伐珠单抗单药组分别有49例(9.1%)和72例(26.8%)接受二线治疗时使用PARPi。本次ESMO大会报道了该研究的第二次无进展生存(PFS2)数据。
结果显示,总体人群中,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治疗组的PFS2相较于贝伐珠单抗单药组有显著改善。而第二次接受后续治疗或死亡(TSST)患者的PFS也有显著改善。亚组分析表明,在HRD阳性(包括BRCA突变)患者中,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治疗组的PFS2达到了50.3个月,显著高于贝伐珠单抗单药组的35.3个月。在HRD阳性(除外BRCAm)中,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治疗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50.3vs30.1月)。
值得注意的是,在HRD阴性肿瘤患者或肿瘤HRD状态未知的患者中(共例患者),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组和贝伐珠单抗单药组的mPFS分别为16.9个月和16.0个月。在HRD阴性肿瘤患者中(例患者),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组和贝伐珠单抗单药组的mPFS分别为16.6个月和16.2个月。这一结果提示,HRD阳性患者是主要的受益群体,而占比约50%的HRD阴性患者未能从中受益。
尼拉帕利是唯一一个全球获批用于所有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的PARPi,其最大特点是不受生物标志物状态限制。目前,尼拉帕利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OVARIO研究正在进行当中。这是一项单臂研究,旨在评估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线铂类化疗+贝伐珠单抗治疗后,接受尼拉帕利+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的效果,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得到人们所期待结果,弥补奥拉帕利的遗憾。
更加精准的卵巢癌维持治疗
PARPi的问世为卵巢癌的治疗带来了重大变革。一系列高级别临床证据表明在初始治疗或铂敏感复发治疗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应用PARPi可显著延长卵巢癌患者的PFS,甚至OS。PARPi维持治疗由此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模式,先后获得多国权威指南的推荐。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