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患者就诊时多为晚期,在中国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40%。近年来,随着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的上市,有效延长了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限,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格局。
不论是在一线维持还是铂敏感复发维持阶段,PARP抑制剂都能显著延长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维持治疗已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模式。本文汇总并比较了在中国已上市及在研PARP抑制剂的临床结果。
一线维持治疗
目前国内有两款药物获批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分别是再鼎医药的尼拉帕利和阿斯利康的奥拉帕利。另外,恒瑞开发的氟唑帕利和英派药业的senaparib正在开展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1.尼拉帕利:PRIMA/PRIMEPRIMA是针对晚期高危、不论BRCA1/2突变状态的患者,在初治后用尼拉帕利或安慰剂维持治疗。PRIME是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该试验的最大特色是无论是否存在BRCA突变均纳入研究,BRCA突变患者约占卵巢癌患者的75%。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尼拉帕利在全人群中可显著延长中位PFS约5.6个月(13.8个月vs8.2个月)。在HRD阳性/BRCA野生型患者中,尼拉帕利组中位PFS时间延长11.4个月(19.6个月vs8.2个月),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50%;在HRD阴性/BRCA野生型患者中,中位PFS时间延长2.7个月(8.1个月vs5.4个月),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32%。研发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