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类器官与卵巢癌免疫治疗的研究
TUhjnbcbe - 2021/6/7 16:58:00

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可以在基质水凝胶上进行3D培养模拟细胞外基质。与2D细胞培养相比,类器官是在组织结构、基因表达和分化接近生理的理想模型。免疫系统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和进展,能有效消除癌细胞。当卵巢癌复发时,耐药的癌细胞变得极具侵袭性,尤其是那些可以通过诱导免疫耐受来保护自身的细胞。目前,类器官模型的局限性是没有包含癌症间质,如成纤维细胞、血管和免疫细胞。然而,最近报道的利用气-液界面培养保留了肿瘤免疫微环境,可进行肿瘤免疫相互作用的研究。ALI方法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进行肿瘤免疫研究,并极大地促进了免疫治疗,其肿瘤类器官生长明显优于其他缺乏基质的类器官。ALI技术可以利用患者来源的类器官繁殖多个原发肿瘤,并保留了具有肿瘤实质和基质的复杂的肿瘤微环境结构,包含功能性和特异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关键的是,原始肿瘤T细胞受体(TCR)被证实存在类器官的TIL中,该受体在功能上可再现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PD-1/PDL1)依赖的免疫检查点,可进行内在的、同源的免疫细胞反应的体外建模。ALI技术可将类器官与免疫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用于评估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效果。有报道将肿瘤类器官与相应患者的外周血共培养,这些类器官可向T细胞呈递抗原,从而导致CD8+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Vδ2+T淋巴细胞已成功地与源自人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类器官共培养,并且发现它们对消除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有效。

微流体技术可以使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和肿瘤类器官共培养呈现复杂的细胞外基质微环境,这有利于免疫治疗药物对肿瘤类器官的功能测试,并且微流体培养的类器官在细胞存活率、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方面均优于3D培养的类器官。一个基于3D微流体的模型可以动态地重建卵巢癌与间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在这种平台上,将活细胞注入到微米大小的腔室中,从而能够精确控制细胞微环境。在微流控系统中,肿瘤类器官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筛选现有免疫治疗药物,还可以在临床前预测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疗效,包括自然杀伤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CAR-T)和树突状细胞对肿瘤类器官的影响。目前,构建包含免疫微环境的类器官模型将是未来卵巢癌免疫治疗发展的方向,虽然类器官的免疫微环境构建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借助一些新技术的发展进步,如ALI培养和微流体技术加速了类器官在免疫治疗领域的应用,为卵巢癌的临床前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郭芬芬,徐盈,李佳,杨红.类器官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37(0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于“西交一附院妇产科”,版权均为西交一附院妇产科所有,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类器官与卵巢癌免疫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