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多想一点多划一下
TUhjnbcbe - 2022/6/18 16:42:00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http://m.39.net/pf/bdfyy/

上周看的患者,51岁女性,左下腹隐痛5年余,加重半年。痛经,月经不规律,经期延长。外院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症,放曼月乐治疗2年。CA:83.76U/ml。超声及CT提示子宫多发肌瘤。核磁提示宫体上段左侧不规则实性肿块,富细胞型子宫肌瘤?

子宫纵切面如上图这样的表现,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内部散在小片无回声,似乎也符合子宫腺肌症。来看看动态图:

看起来诊断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多发肌瘤也还OK。双侧卵巢未见异常。

这时,习惯性地扫一扫宫旁。

发现紧邻宫旁(内口水平)可以看到这样的条索状低回声。立马警觉起来。

心中已有了诊断,开始换探头全面扫查。

先是看了双侧髂静脉和下腔静脉,均阴性。

在沿着宫体上段包块往左侧追踪扫查时,又发现了验证诊断的重要征象,包块延伸至了左卵巢静脉内!尚未到达左肾静脉。下面三张是静态图像,显示子宫来源的包块与左卵巢静脉内的条索状实性低回声相延续。

于是,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和上述声像图表现,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

超声诊断后临床大夫给开了CTV检查,患者今天来拿结果,特意又给她录了上面两段视频分享给大家。

CTV跟超声提示的一致:左侧宫旁及左侧附件区多发软组织团块影,左侧卵巢静脉下端增粗,强化不均,与其延续,考虑血管平滑肌瘤病可能。

(待患者手术后补上病理结果)

刚分享的这例为stage2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IVL在PUMCH不少见,但大多来的时候都已经stage3以上。

早两个月首诊了一例stage1的,瘤栓还只在宫旁静脉,尚未到达髂静脉。

下面三个图是一例stage3的且之前被多次超声漏误诊。

想说的是:如果把IVL下腔或髂静脉内瘤栓的图像摆在这里,大家都会看能诊断,关键是这个触发点和扫查诊断思路。

从我个人浅薄的经验来看,首先要认识这个病,去读一读文献或书本,了解基本知识,要知道瘤栓不仅仅可以沿着宫旁静脉、髂静脉攀升至下腔和右房,少数还能沿着单侧或双侧卵巢静脉向上攀升。上个月病房就有一例髂静脉和双侧卵巢静脉下腔静脉都有瘤栓的IVL。所以排查时,除了髂静脉要看,卵巢静脉位置也要看。

第二点,很重要的就是宫旁静脉的扫查,这个位置是IVL的根基。当临床与影像有些不相符时,或者诊断腺肌症肌瘤有那么点拿不准时,一点要扩大扫查范围。本篇小文取名多想一点多划一下,也就是这个意思。想起邓学东老师说诊断胎儿骶尾部病变,有时候就是靠探头往下多划远一点。

所以,重视宫旁静脉扫查,多想一点多划一下。

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一点,会有很多的Stage3或4的IVL能够在Stage1或2就能得到诊断,这将很大程上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患者也会少受很多痛苦。因此,不要满足于会看下腔和髂静脉的大瘤栓,要尽量从早期就截住这个IVL,就像早期诊断卵巢癌一样,意义重大。

建议再回去看一下上面stage1的那例视频,加深对宫旁静脉内瘤栓的认识,以及再复习一下IVL可能的攀升路径,下次遇到,你一定扫查和诊断时胸有成竹了。

(前一阵子也有两例核磁提示静脉平滑肌瘤病可能,但超声看后给否了,一例是突到宫旁阔韧带的巨大分叶状宫颈肌瘤;一例是有腹腔镜肌瘤剔除史的腹盆腔多发种植肌瘤。两例均已手术证实超声判断是正确的。当时有信心否决IVL的重要依据就是双侧宫旁静脉都是干净的。另外,也要注意结合病史与子宫恶性肿瘤脉管转移鉴别诊断,之前分享过一例子宫低级别内膜间质肉瘤累及卵巢静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想一点多划一下